2011年12月18日星期日

馬來西亞華人近代史

[來源: wiki]

馬來西亞華人
馬來西亞華人史可追朔至漢代,唐、宋時中國和馬來群島已有頻密的商業活動和文化交流,元、明時已有中國人在當地定居的明確記載。


而華人大量移民今馬來西亞各地則是從鴉片戰爭後開始,當時清朝戰敗,中英1842年簽署《南京條約》, 清廷承認國民前往海外謀生的權利,由於當時英國殖民者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以開發馬來亞半島,大量的華工(或稱為苦力)從中國輸入到馬來亞半島成為礦工、種植工人等。在蒸汽船使用後,華僑南來的數量更是急劇上升。此時到來的華人移民人數已經大幅度超越早期的娘惹峇峇,所以被早期定居的人稱為「新客」。這時期 馬來半島的華人人口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衡,這是因為勞工們的僑鄉意識濃厚,多不打算扶老攜幼來到馬來亞定居,而是希望賺夠錢回到老家故鄉。

到了1929年,全球開始經濟大蕭條,英殖民政府停止輸入中國勞工。此時,華僑婦女開始大量移民馬來亞,男女人口比例結構趨向平衡。而後,由於世界進入冷戰時代,英屬馬來亞正值馬共叛亂,移民條例收緊,中國來馬的移民潮逐漸減少甚至停止。此後,華人參與了1957年馬來亞獨立運動與1963年馬來西亞的建國運動,並在當地繁衍開來。

今日的馬來西亞華人一般會先認同自己為「馬來西亞人」,而後才是「華人」;在族群或者種族認同方面,同時自稱是「華人」,這使它們變成馬來西亞華裔,也稱為來至中國的馬來西亞人或後裔。

語言

由於馬來西亞華人堅持捍衛華文小學、華文獨立中學與國民中學華文課程,並有華文報紙與媒體,以及華社組織的支持(華教、華文媒體、會黨合稱大馬華人三大精神支柱),一般都能使用流利的華語交談。在平常生活以及非正式場合下,多數的馬來西亞華人慣用混合各種方言、英語與馬來語的「羅惹式華語」。在華文學校、廣播電視、公開正式場合或演說,則使用標準華語。近年馬來西亞華人與大中華經濟圈往來頻密,標準華語因而受到重視。

華人遷居馬來西亞數百年,其祖居地大多位於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是以各種方言,也隨著祖先南來,且在馬來西亞繼續流傳。目前仍為人們所使用的方言,依據祖居地由北而南排列,包括閩清語、興化話、閩南語、客家話、潮州話、粵語、海南話、廣西粵語等等。在鄉村地區,同一方言群聚居較多,會有較單一的方言。在市鎮地區,雖有一到兩種強勢方言,但人們中多通曉各種方言,能夠快速轉換對答。

賣豬仔到南洋
“南洋”是中國古代的地理稱謂,不僅僅是新加坡等國家,而是泛指東南亞。在清代到民國初年,也稱江蘇以北的沿海省份為“北洋”,江蘇以南的沿海省份和海域為“南洋”。廣義上指東南亞,狹義上指印尼的爪哇島. 泛指東南亞,如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家。具體來說是東南亞國家特別是馬來群島附近.


鴉片戰爭後,西方侵略者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大肆拐、擄華工赴南洋、美洲等地轉賣,鶴山人稱之為“賣豬仔”。分兩類:

  1. 契約工,即訂約賣身3年、5年或10年;
  2. 賒單工,即出國船費由招工者先墊付,欠帳者在國外須受雇主控制,直至還清債款及利息。
19世紀50年代,廣東許多口岸設有“豬仔”館,華工出國前集中於館內,喪失自由,備受虐待,常有被折磨至死或自殺者。鶴山早期許多華僑出國也是被當作“賣豬仔”出去的。出國約需2~5個月航程,華工被囚禁於船艙,生活條件極端惡劣,死亡率高達30~50%。故此種船有“浮動地獄”之稱。在海外莊園、礦山中,華工過著非人生活,死亡率高達40~70%。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