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8日星期六

MMA - Mixed Martial Arts - 綜合格鬥

綜合格鬥英語:Mixed Martial Arts,縮寫:MMA),又稱混合武術總合格闘技,是一種允許運用多種不同格鬥術的搏擊運動。此類格鬥運動最初被稱為Vale Tudo( 巴西葡萄牙語,意即"無限制" ),後來改稱為MMA(Mixed Martial Arts),著重於競技運動這一點來宣傳,避免給人過多暴力與血腥的負面形象。
綜合格鬥是一允許雙方選手使用打擊技、摔技與地板技的比賽。因此,任何一種的武術在這一種極為靈活的規則之下,都可以自由發揮,不受限制。
綜合格鬥在美國的初現,最早是在1993年所創立的UFC。原本比賽的目的,是想要找出最有效率可以擊敗敵人的武術。但是最後隨著不斷的比賽經驗,創造出了現在的綜合格鬥。綜合格鬥的名字,是由Jeff Blatnick所命名。他是一位古典式摔跤奧運金牌選手。
在綜合格鬥興起的早期非常強調比賽儘量接近實戰,因此比賽規則也儘量簡單,力求無規則,這使得比賽非常暴力血腥。比如早期的UFC比賽,選手不帶任何護具,比賽也沒有時間限制,勝負以一方認輸或失去反擊能力判定,經常有選手在賽場上受傷甚至失去知覺。隨著綜合格鬥的發展,各類比賽也逐步制定了比較詳盡的規則,以保證比賽的公平和選手的健康。

[编辑]MMA格鬥

構成MMA格鬥主要分為"站立戰"(打擊技 摔技)與"地戰"(寢技)兩部份。 打擊技 指以站立進行打擊的武術,例如:
投技 指破壞對手站立平衡使其倒地甚至撞擊地面受到傷害的武術,例如:
寢技 指以二人或一人在地上進行纏鬥,以壓制-關節技,絞頸降服對手的武術,例如:

[编辑]MMA中最常出現的招式/技巧

立技:
TAKE DOWN 令對方或雙方倒地進行"地戰"的技巧:

寢技:

終極格鬥錦標賽英語: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縮寫:UFC)是美國的一項綜合格鬥賽事,起源於20世紀90年代。該賽事以異種無差別實戰為賣點,比賽的規則限制非常低。比賽場地為八角型鐵籠,設有裁判一名,不限時間,以一方認輸、失去意識或裁判中止比賽為結束。賽事初期有很多各個國家各個流派的格鬥高手參加,留下了很多經典比賽,比如使巴西柔術聲名鵲起的格雷西家族的一系列勝利,以及一些在其他賽事中不可能出現的比賽雙方體格差異懸殊的比賽。到20世紀末,由於過於暴力導致的輿論壓力,以及經營不善引發的經濟壓力,此項賽事一度陷入低谷,被日本的PRIDEK-1賽事的鋒芒壓過。但是近期由於轉變經營方向,逐漸有所起色,再次走上綜合格鬥賽事的一線舞台。
2007年,UFC收購了WFA等一系列小的MMA格鬥組織,將一批選手的合約收攬於懷,並隨後收購了PRIDE的運營組織PRIDE FC Worldwide,得到了更多的優秀選手,最後,UFC在2007年10月解散了PRIDE FC Worldwide。至此,UFC成為目前全球綜合格鬥的龍頭老大。
2011年3月13日UFC母公司Zuffa已成功買下Strikeforce賽事,從此UFC徹底穩定世界MMA霸主地位。

2012年1月22日星期日

奈米技術

1959年12月29日物理學家理察·費曼在加州理工學院出席美國物理學會年會,作出著名的演講《在底部還有很大空間》,提出一些奈米技術的概念,雖然在當時仍未有「奈米技術」這個名詞。他以「由下而上的方法」(bottom up)出發,提出從單個分子甚至原子開始進行組裝,以達到設計要求。他說道,「至少依我看來,物理學的規律不排除一個原子一個原子地製造物品的可能性。」並預言,「當我們對細微尺寸的物體加以控制的話,將極大得擴充我們獲得物性的範圍。」這被視為是奈米技術概念的靈感來源。

物質在奈米尺度時,會和它們在巨觀時有很大的不同,例如:不透明的物質會變成透明的(銅)、惰性的物質變成可以當催化劑(鉑)、穩定的物質變得易燃(鋁)、固體在室溫下變成了液體(金)、絕緣體變成了導體(矽)。奈米科技的神奇來自於其在奈米尺度下所擁有的量子和表面現象,並因此可能可以有許多重要的應用和製造許多有趣的材質。由"下而上"的奈米技術直接用原子或分子搭建更大的結構,這些技術包括化學合成,自組裝和位置組裝。

奈米科技一詞的定義是東京理科大學的谷口紀男教授在1974年提出。1981年,掃描隧道顯微鏡(STM)的發明被廣泛視為奈米元年。1980年代,IBM的安貝旭等人做出多晶體的金環,金環直徑小於400奈米,線寬在數十奈米左右。當外加磁場時,金環產生震盪電阻,這種現象稱作磁阻效應,而這種效應明顯和環的小尺寸有關,主要是金環內的電子受到金環奈米尺寸的干擾,而在環內兩側震盪。一般塊狀金是電的良導體,電阻值很小,不受磁場的影響。但上述奈米金環的結果顯示,當金粒子小到奈米尺度時,其物理性質與大尺寸時不同,這個現象可以用來製作新的奈米電子元件。

奈米科技已被視為新一波產業革命的源頭技術,歐美日本等國家的政府部門,近年來均編列大幅預算,推動國家級奈米基礎科學、工程技術之研發;學術界及產業界亦相繼投注大量人力資金於這場奈米科技的全球競賽中,希冀於專利與產品開發上搶得先機。美國,在1993年成立第一個奈米技術研究機構,2000年七月,美國政府向國會提出國家型奈米科技推動與落實計畫書(The National Nanotechnology Initiative:The Initiative and Its Implementation Plan)。2000~2001年,各國相繼針對該國產業現況,紛紛提出奈米科技發展計畫。日本成立「奈米材料研究所」(Tsukuba)、歐盟成立「奈米電子技術聯盟」(IMEC)、德國成立六個奈米技術卓越群、中國(北京)成立奈米國家科研中心,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亦於2002年一月,成立奈米科技研發中心。

應用產品

  • 磁電阻式隨機存取記憶體(MRAM)
  • 場發射顯示器(FED)
  • 奈米複合材料太陽能電池
  • DNA晶片(又稱基因晶片)
  • 光觸媒(Photocatalyst)
  • 奈米碳管(Carbon Nanotube)
  • 奈米碳球(Carbon Nano Capsule)
  • 分子馬達(Molecular Motors)
  • 奈米機器人(nanobots)
  • 繞射式雷射光學尺(LDGI)


奈米顆粒的危害

奈米材料(包含有奈米顆粒的材料)本身的存在並不是一種危害。只有它的一些方面具有危害性,特別是他們的移動性和增強的反應性。只有某些奈米粒子的某些方面對生物或環境有害,我們才面臨一個真的危害。

要討論奈米材料對健康和環境的影響,我們必須區分兩類奈米結構:

  1. 奈米尺寸的粒子被組裝在一個基體、材料或器件上的奈米合成物、奈米表面結構或奈米組份(電子,光學感測器等),又稱為固定奈米粒子。
  2. 「自由」奈米粒子,不管在生產的某些步驟中存還是直接使用單獨的奈米粒子。這些自由奈米粒子可能是奈米尺寸的單元素,化合物,或是複雜的混合物,比如在一種元素上鍍上另外一張物質的「鍍膜」奈米粒子或叫做「核殼」奈米粒子。目前,公認的觀點是,雖然我們需要關注有固定奈米粒子的材料,自由奈米粒子是最緊迫關心的。

因為,奈米粒子同它們日常的對應物實在是區別太大了,它們的有害效應不能從已知毒性推演而來。這樣討論自由奈米粒子的健康和環境影響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更加複雜的是,當我們討論奈米粒子的時候,我們必須知道含有的奈米粒子的粉末或液體幾乎從來不會單分散化,而是具有一定範圍內許多不同尺寸。這會使實驗分析更加複雜,因為大的奈米粒子可能和小的有不同的性質。而且,奈米粒子具有聚合的趨勢,而聚合的奈米粒子具有同單個奈米粒子不同的行為。

2012年1月20日星期五

以色列利用電子芯片替換受損大腦部位引爭議

新聞來源:新浪科技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由於一項驚人但同時充滿爭議的研究突破,損傷的大腦部分將可以用電子芯片代替。在科幻作品中這種技術已經被多次設想過,其中包括“終結者”等虛構人物,他是肌肉和機械的組合體。但是現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成功地製造出一種芯片,可用於實現某些運動功能,如眨眼等,並且可以將其植入大腦內部。

研究人員們希望這項技術未來可以幫助人們克服某些大腦疾病,如帕金森病等。方法就是用能夠產生同樣功能的電子芯片去替換受損的大腦部位或組織。精神生物學家馬提·明茨(Matti Mintz)說:“設想人體大腦內部有一部分組織受損,並設想我們已經了解這一受損區域的內部結構特徵。因此我們決定使用電子器件替換掉這些受損位置。”明茨已經成功地使用電子部件為一隻腦部受損的老鼠替換了其小腦,並成功恢復了其運動功能。   

終結者:現實生活中的“半機械生物技術”或許沒有那麼可怕,研究人員們表示這類技術有朝一日將有望應用於人體,幫助人類克服帕金森病等一些列腦部受損導致的病患   明茨指出,小腦的功能是協調身體的運動機能。當他將這一電子器件植入老鼠體內並和其大腦相連接之後,這一“人工小腦”成功地實現了從大腦接收,解譯信息並將信息傳送至身體相關部位的機能。   

為了測試這種人工界面在溝通身體和大腦之間相聯繫的機能,研究人員嘗試教會一隻大腦受損的老鼠在聽到某種特定的聲響時作出眨眼的動作。實驗結果顯示當沒有人工小腦植入體內時,這只腦部受損的老鼠無法完成這一動作,而當人工小腦被成功植入之後,它就可以完成這一動作。研究人員們表示,這種電子設備經過專門設計,可以模仿自然的神經活動。   

明茨說:“這是一項證據,證明我們可以做到記錄大腦發出的信息並像生物體那樣進行解碼並將回饋信息傳回大腦。”明茨教授最近已經一次國際學術會議上做了有關這一研究工作進展的報告。未來,這種人工小腦將有望被用於人體大腦的受損治療中。   

不過,反活體解剖運動人士指出這一類的實驗是“荒誕的”。在一次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的採訪節目中,“全國反對活體解剖協會”主席珍妮·克里莫(Jan Creamer)說:“這類研究激起了巨大的倫理爭議,這些可憐的小動物的生命就這樣被浪費在了這類充滿爭議的,自以為是的實驗之中。”

2012年1月8日星期日

腦控科學家成功抺去老鼠的不爽記憶

腦控科學家成功抺去老鼠的不爽記憶 未來抺人嘛也通!


腦控科學家法透過「按停」一個「記憶基因」,可以讓老鼠忘記不愉快的回憶。(圖/取自網路)
國際中心/綜合導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神經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化學方法,可以讓小老鼠忘記不愉快的回憶。他們說,透過「按停」一個叫作Npas 4的「記憶基因」,就可以讓老鼠忘記先前在某一個儲艙內遭到電擊的恐懼。科學家們相信,他們未來可能有辦法「關閉」大腦的「長期記憶」儲存區,以及找到「控制記憶」的技術。
研究人員認為,Npas 4的基因對所有類型的記憶來說都�! �重要關鍵。這項知識對了解人類大腦將是一項重大突破。很可能為「扭轉」、甚至創造記憶打開了新的蹊徑。
為了探討記憶形成的遺傳機制,研究人員讓老小鼠進入某個特定的艙內時,會給牠輕度電擊。數分鐘後,老鼠學到了這個儲艙很恐怖, 不可觸碰。下一次要牠們進入時, 牠們止步不前。
這種情況之所以發生,是因為Npas4這個基因被強烈啟動了。但是當研究人員「關閉了」Npas4之後,他們發現,小老鼠不記得牠們過去的可怕遭遇!
當記憶被儲存時,Npas 4基因是「打開」的。因此腦控科學家們相信, 透過研究Npas 4,可以開闢一條化學的康莊大道,帶領人們去探索腦部的 記憶區塊, 甚至發現哪些個別的腦細胞(神經元),儲存那些個別的記憶。
一名腦 控科學家說:「我們正在搜捕這些記憶。我們認為我們可以鎖定這些基因,找出那些記憶被儲存在哪裡。當你經歷了一個新的事件,你的大腦會透過改變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把記憶編碼儲存。當這種情形發生時,許多基因開始被活發。但其中一個似乎是特別重要:那就是被一個記憶的 『基因之王』。」
人類大腦的海馬體結構對儲存長期記憶至關重要。而上述的基因之王在海馬體裡特別活躍。「佛德瑞克與卡洛米道頓生涯發展研究會」( Frederick and Carole Middleton Career Development )大腦與認知科學部門的林姓副教授說:「這是一個可以從經驗連接到終極改變記憶迴路的一個基因。」
麻省理工的研究團隊計劃追蹤查明是否就是同一個神經元,擔任著記憶形成和回溯時的重要開關 。! 這項研究有助精準鎖定是那些經元、儲存那些特定的記憶。


原文網址: 腦控科學家成功抺去老鼠的不爽記憶 未來抺人嘛也通! | ETtoday國際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103/16744.htm#ixzz1iPRWfvA6

2012年1月1日星期日

24小時龍舟馬拉松接力齊創健力士慈善籌款 (2011/12/31-2012/1/1)


健力士世界紀錄: 24小時內划龍舟最長距離 (2010/10/9 - 2010/10/10)

[來源: http://www.guinnessworldrecords.com/records-2000/longest-distance-by-a-dragon-boat-in-24-hours/]


Longest distance by a dragon boat in 24 hours
The greatest distance achieved paddling a dragon boat in 24 hours was 175.73 km (109.19 mi) by the Great Britain Senior Mixed Dragon Boat Team (UK) on Derwent Water in Cumbria, UK, on 9-10 October 2010. The team consisted of a 20-person paddling crew with four helms.


24小時內划龍舟最長距離 (Oct, 2010)
健力士世界紀錄24小時內划龍舟最長距離為175.73公里(109.19咪),紀錄由英國高級混合龍舟隊於2010年10月9日至10日在英國坎布里亞郡德文特湖所創。該龍舟隊由20名划手及4個舵手所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