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1日星期一

飯後不會愛睏的飲食法



有許多人因為在午餐後的課堂上或是開會時,抵擋不了睡意而感到困擾。
在學會中,一到下午也常常就能看見打瞌睡的人。
讓我自吹自擂一下,我不論在多無聊的會議中,都沒有過睡著的經驗。也有很多醫生問我:「要怎麼做才能夠不睡著呢?」
為什麼我能夠在下午的會議中不打瞌睡呢?
其實是因為我採取了不會讓人想睡的午餐進食方式。
餐後會遭睡魔侵襲,是因為副交感神經上升。
一進食,腸胃就會蠕動,任誰的副交感神經都會提升。只要用一點小技巧控制副交感神經的上升方式,就能抑制餐後的睡意。
讓人在用餐後不會想睡的進食方法有兩個重點。一個是「餐前喝三○○~五○○cc左右的水」,另一個則是「吃八分飽,並且盡量花時間慢慢地吃」。
一進食,副交感神經就會上升。不過,副交感神經的上升發生在用餐後,用餐時,實際上上升的是交感神經。證據就是,應該沒有人在用餐的時候想睡的吧。用餐的時候包含了咀嚼的這個行為,身體的活動會較為提升,對身體來說就如同在運動的時候一樣,交感神經會升高。
而我們之所以會感覺到睡意,是因為在用餐後稍過片刻,消化器官開始動作的原因。
飲食會讓交感神經一口氣提高,但是在餐後,因為消化器官開始動作,身體會一口氣「急速切換」為副交感神經優勢的狀態。實際上,這個急速的切換正是飯後睡意的原因所在。

也就是說,防止自律神經的急速切換,就能防止昏昏欲睡。
而方法就是前述的兩個重點。
兩者都是在用餐的初步階段,也就是交感神經呈現優勢的階段,便提升副交感神經的方法。
用餐前飲水會誘發胃結腸反射,腸道開始活動,副交感神經便提升。
藉由細嚼慢嚥,副交感神經在用餐期間也會提升。
身體之所以在用餐後,會一口氣急速切換成副交感神經優勢的狀態,是對於用餐導致交感神經急速升高的反彈。
所以只要慢慢地吃,就能夠抑制交感神經的急遽上升,同時也能提升副交感神經的作用。
另外,午餐之所以要控制在八分飽,是為了預防吃得太飽,造成大量的血液耗費在消化吸收上,導致腦部血液流動的不足。
如果午餐吃得太多,腦袋會昏昏沉沉,之後便無法專心工作,我想應該不少人有過這樣的經驗吧,而腦部的血液流動不足就是原因所在。
因此,即使不必參加無聊的會議,為了讓你能夠愉快地進行下午的工作,午餐控制在七、八分飽的程度是最理想的。
另外,所謂飲食,並不是吃得愈多,營養就愈能吸收。吸收能力,決定於腸道狀態而非飲食的量。只要腸內環境健康,即使飲食量少,都能夠充分吸收到下午的活動所必需的養分。
吃得快和吃得過量,是瞌睡的源頭。想要腦袋靈活運轉,就要謹記慢慢地吃下八分飽的量。

交感神經

交感神經Sympathicus)和副交感神經共同組成自主神經系統。大部分的器官受到兩者的共同支配,大部分情況下,兩者相互拮抗(例外:唾液分泌),因而可以實現對該器官的精細調節,實現內環境穩態

交感神經的功能可被概括為「Fight or Flight」(戰鬥或逃走)。交感神經主要作用於平滑肌和腺細胞。交感神經興奮會引起腹腔內臟及皮膚末梢血管收縮、心率加快,心臟收縮能力增強、瞳孔散大和新陳代謝率上升等。



副交感神經

交感神經的一個特點是具有副神經節,最好的例子就是腎上腺髓部。這裡的節後神經元是神經內分泌細胞,它們分泌的激素(主要是腎上腺素,部分去甲腎上腺素)直接入,再被運送到靶器官。副交感神經系統活動主要在放鬆和恢復時期,這時心率減慢,呼吸變淺,汗腺活動減少,瞳孔縮小,血糖降低,皮膚和內臟血流增加。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